記得是在高中時期,我才真正讀完《西遊記》原著。
當時堪稱超級宅男的我,受到一位朋友歐麗娟的鼓勵,開始卯起來啃完號稱中國的四大奇書;吳承恩的《西遊記》、施耐庵的《水滸傳》和羅貫中的《三國演義》,蘭陵笑笑生的《金瓶梅》在當年是禁書,雖然在牯嶺街舊書攤曾經翻看過,但尚未"轉大人"的我,沒膽看完。
朋友笑說,看「四大奇書」還不如看「四大名著」。
原來,在清代曹雪芹的《紅樓夢》成書且盛名之後,大家就將《紅樓夢》取代《金瓶梅》,改稱「四大名著」。《紅樓夢》是歐麗娟當年的最愛,現在她也是研究《紅樓夢》成就卓越的達人,任職台大中文所。
奇書也好、名著也行,這五部古典小說,都是漢語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,也都被轉譯成許多不同的版本,繼續留傳。像是改編小說、戲曲
、雜劇、京劇、電影、電視劇、廣播劇、動漫卡通、戲劇、兒童故事、話劇,甚至還有改編成電玩遊戲。阿布正在看的《西遊記》就是用現代口吻改編的漫畫版,《水滸傳》有老夫子的經典搞笑漫畫版,《三國演義》更是豐富,阿布班上同學正在瘋迷《鋼彈三國BBW》,三國英雄好漢與奸臣全都化身為鋼彈機械人,每隻組合玩偶都好玩,真是害死大人們的荷包!
日本人尤愛《西遊記》,早在1978年就開始製播相關的影集,並改編成英語版,銷往英語系國家。至今都還有許多不同改編形式的動畫或戲劇,在市場上傳播。兒時印象的孫悟空卡通也是出自日本,至今我尚未看過完全由台灣人製作的孫悟空卡通影片。從小到大,反而見過不少活動都以孫悟空(或擬人化的猴子)為代言人物。「難道只有孫猴子可用嗎?」我總是不明白那些主辦單位的腦袋,怎麼如此八股呢?黑熊、雲豹、水鹿、黑面琵鷺....台灣可是有不少國際有名的動物呢!
至今,《西遊記》已經被翻譯為10幾種不同的主要語言譯本,成為世界浪漫主義和兒童文學的重要傑作之—。西方諺語曾言:「說不盡的"莎士比亞"」,那麼同樣的,《西遊記》也有永遠說不完的話題。就不知拍完《魔戒》,《哈利波特》之後的好萊塢生意人,會不會有興趣改編一下,也來拍一部3D版的奇幻神魔《西遊記》電影呢?! (延伸閱讀 more)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