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-02-25 台北時間


85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得獎的是:
《勇敢傳說(Brave)》
brave




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於2013年2月24日在美國加州洛杉磯杜比劇院舉行。本屆報名參加最佳動畫的的21部動畫作品,但最終只有五部作品可以入圍。
入圍本屆(85)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(Animated Feature Film)獎的有:
1.《勇敢傳說(Brave)》
2.《科學怪犬(Frankenweenie)》
3.《派拉諾曼:靈動小子(ParaNorman)》
4.《海賊天團(The Pirates! Band of Misfits)》
5.《無敵破壞王(Wreck-It-Ralph)》
    
※無敵破壞王(Wreck-It-Ralph)獲得第40屆(2012)
        安妮獎(Annie Awards)最佳:
      「最佳動畫長片」「最佳動畫導演」
      「最佳動畫編劇」「最佳動畫配音」
      「最佳動畫配樂」五項大獎。
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2012 NEWS


美國動畫安妮獎(Annie Awards)12月3日公布了第40屆提名名單,入圍「最佳動畫長片」獎的是:
勇敢傳說(Brave)》/ 皮克斯(Pixar Animation Studios)
捍衛聯盟(Rise of the Guardians)》/ 夢工廠(DreamWorks Animation)
無敵破壞王(Wreck-It Ralph)》/ 迪士尼動畫(The Walt Disney Studios)
尖叫旅社(Hotel Transylvania)》/ 索尼動畫(Sony Pictures Animation)
派拉諾曼:靈動小子(ParaNorman)》/ 焦點影業(Focus Features)
科學怪犬(Frankenweenie)》/ 迪士尼動畫(The Walt Disney Studios)
海賊天團3D (The Pirates! Band of Misfits)》/ 阿曼動畫(Aardman Animations)
拉比有隻賤嘴貓(The Rabbi's Cat)》/ GKIDS
前五部動畫均獲得八項至十項左右的提名,但最後獲獎的是:
無敵破壞王(Wreck-It Ralph)by  迪士尼動畫(The Walt Disney Studios)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由國際動畫協會(ASIFA-Hollywood)主辦的第40屆安妮獎(Annie Awards)已於今年(2013年)2月2日在美國洛杉磯
加州大學(UCLA)舉行頒獎典禮。 風光入圍10項提名的《無敵破壞王》最終獲得「最佳動畫長片」
「最佳動畫導演」「最佳動畫編劇」「最佳動畫配音」「最佳動畫配樂」五項大獎。
安妮獎(Annie Awards)向來有「動畫奧斯卡」之稱,也是能否奪得奧斯卡最佳動畫大獎的風向球。

Wreck-It Ralph
無敵破壞王
(Wreck-It Ralph)

 by  迪士尼動畫(The Walt Disney Studios)

破壞王雷夫是80年代早期電玩中的人物,他的角色被設定是一個專搞
破壞的大壞蛋。但是下班之後的破壞王雷夫卻想當一個好人,
受到大眾(同款電玩的其它人物)喜愛,於是他潛入其它電玩遊戲,
尋找讓自己成為英雄的機會。一心想要證明自己可以當個好人的破壞王雷夫,
於是展開一場大冒險!

其他得獎的還有:
派拉諾曼:靈動小子(ParaNorman)》獲得「最佳動畫角色」「最佳動畫角色設計」獎。
首位以女性角色為主角的《勇敢傳說
(Brave)》拿下了「最佳藝術指導」「最佳動畫剪輯」獎。
《捍衛聯盟
(Rise of the Guardians)》則是得到「最佳動畫視覺效果」「最佳動畫故事」獎。
而日本吉卜力工作室的《來自紅花坂》最終未能獲得任何獎項。
附帶一提的是李安執導《少年PI的奇幻漂流》的老虎得到「最佳真人動畫角色」獎。
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

大部分會在台灣上映的動畫長片多半也都會出現在由「國際動畫協會(International Animated Film Association)」認可的國際四大動畫(Animation)影展:「克羅埃西亞動畫影展(ZAGREB)」、「法國安錫動畫影展(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 d'Animation d'Annecy)」、「日本廣島動畫影展(HIROSHIMA)」、「加拿大渥太華動畫影展(OIAF)」每年競賽的獎項提名之中。或是受到其它國際動畫影展的推薦,像是澳洲墨爾本(MIAF)動畫影展」、「英國倫敦(LIAF)動畫影展」、「荷蘭HAFF動畫影展」和「英國BAF動畫影展」等等。

這幾年,韓國和中國的參賽作品開始增多,台灣卻依然進步的很有限。我相信問題很多,負責推動文創產業的相關部門也有在做事,但是如果推動的思維不夠寬廣,執行的層次仍舊是代工多過原創,那麼台灣的動畫產業將很難迎頭趕上,更何況已經落後如此之遠。
一個經濟成熟的國家,文化產業必須也要能並駕齊驅,社會才能充滿活力。
這樣簡單的道理,從動畫內容的多元程度,就可以推敲得知。
除了整體環境的支持,台灣目前自有的動畫創意也仍不夠好。角色人物最常看到的還是「猴子(孫猴)」或是「小龍」,故事中的說教部分還是脫離不了陳腔八股.......這樣的動畫長片是很難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亮的。這些難題不知該如何解?還請文化局長大人,多幫幫忙吧!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
我算是喜歡看動畫。
也許是閱讀的習慣改變,近年來看動畫影片,多過漫畫書。
印象中較深刻的,像是押井守執導,改編士郎正宗原著漫畫的動畫電影《攻殼機動隊The Ghost in the Shell》(1995年)及《攻殼機動隊2 Innocence》(2004年)。荒牧伸志執導士郎正宗原著漫畫的《蘋果核戰 Apple Seed》(2004年)。
我喜歡《攻殼機動隊The Ghost in the Shell》在1995年初次登上大螢幕的這一部,《攻殼機動隊2 Innocence》就有一點玄。對於「生化人」「再造人」「複製人」等等的艱深的議題,向來都是我很好奇且想多瞭解的知識。《攻殼機動隊The Ghost in the Shell》說理一樣艱深,但卻可以讓我摸ghost in the shell索到一些值得玩味的概念。

大友克洋執導自己作品的《阿基拉 AKIRA》(1988年)及《蒸氣男孩 Steam Boy》(2004年),這也是我深深喜愛的兩部難得的佳作。由其是《阿基拉 AKIRA》,應該可以稱得上是日本科幻作品的代表作之一。背景是戰亂中的東京街頭,一群終日瞎混的飆車族,無端捲入瘋狂科學家與野心軍人的爭鬥中。巨大的力量、恐怖的破壞、友宜的考驗、人性的掙扎....《阿基拉 AKIRA》開出一個極為深沉的生存課題,警世意味十分濃厚。


細田守執導的《跳躍吧!時空少女/時をかける少女》(2006年)、《夏日大作戰 SUMMER WAR》(2009年)及《狼的孩子雨和雪/おおかみこどもの雨と雪》(2012年)。細田守算是天才加努力型的作家辛苦幾年之後,如今的細田守已經躋身為日本動畫大師的行列。wolf children本以為《夏日大作戰 SUMMER WAR》應該可以稱得上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。因為不論從故事內容,還是細田守特有的畫風來看,這部動畫「真是好看極了」!最近聽說又有一部新的作品《狼的孩子雨和雪(wolf children)》不但頗受好評,就連票房也勝過《夏日大作戰 SUMMER WAR》,突破了40億日幣。遠遠超越《夏日大作戰 SUMMER WAR》創下的16億5000萬日幣紀錄。台灣地區已經在今年(2012)九月間上映,票房也還不錯。可惜當時沒能觀賞,據說DVD要等到明年(2013)三、四月才會發行。屆時一定要趕緊拜讀,看看這部描述狼人家庭的親情與摯愛的故事。
※2013年補記:《狼的孩子雨和雪(wolf children)》真的是一部感人的好故事。
養育孩子成長的甘苦,對於已經為人父母的觀眾來說,想必更是心有戚戚焉。



高畑勳執導的《螢火蟲之墓》(1988年),應該也是一部經典之作。
猶記得當年曾有朋友問我,如果很煩很想哭但哭不出來,該怎麼辦?當時,我就推薦她去戲院看《螢火蟲之墓》。結果,就好朋友來說,我算是盡職了。這部戲讓她在戲院裡哭得很徹底。





ponyo

當然,還有宮崎駿的系列作品,包括 長短篇動畫、電視動畫等等。
我看過一些,大概都是宮崎駿近期的作品:
1984年:《風之谷》
1986年:《天空之城》
1988年:《龍貓》
1989年:《魔女宅急便》
1991年:《兒時的點點滴滴》/ 執行製作人
1992年:《紅豬》
1994年:《平成狸合戰》/ 企劃
1995年:《心之谷》/ 執行製作人、腳本、分鏡圖
1997年:《魔法公主》
2001年:《神隱少女》
2002年:《貓的報恩》/ 企劃
2004年:《霍爾的移動城堡》
2008年:《崖上的波妞》
2010年:《借物少女艾莉緹》/ 企劃、編劇、部分美術設定
2011年:《來自紅花坂》 / 企劃、編劇
宮崎駿大師的系列電影,大概都圍繞在大自然的環保議題。包括人類與科技的關係,工業與大自然的關聯,還有戰爭與平的思考。此外,主角人物多為獨立性強的少女,這一點也蠻符合宮崎駿大師的女性主義思想。
從《風之谷》到《崖上的波妞》,宮崎駿的原創故事造就不少視覺典範。至今,在好萊塢一些科幻片中,依然可以看見模仿宮崎駿大師的電影故事構思與畫面技巧,像是《阿凡達》中的神樹發光的用虛莖替男主角療傷。這一幕在《風之谷》裡面也曾出現過(王蟲們用發光的觸角替公主療傷)。另外一部《白雪公主與狩獵者》劇中的神鹿被射斷頭一幕,實在與《魔法公主》的劇情幾乎雷同。
當年在看《霍爾的移動城堡》之時,還蠻憂心大師作品的未來,直到看見《崖上的波妞》才稍稍放心些。不論如何,即使宮崎駿無法再繼續自己執筆繪圖,也期待吉卜力工作室能承接大師的功力,維持品質,陸續再推出好作品,

另外,像是《柯南》、《哆啦ㄟ夢》、《海賊王》和《火影忍者》這些廣受歡迎的電視動畫影集,偶爾也會看一下。但我還是比較偏愛一次演完的「劇場版」,分集收看的期待感,很折磨人的。

至於日本市場以外的動畫,大概還是以美國「PIXAR」動畫工作室的劇情長片為主,包括1995年《玩具總動員 Toy Story》1998年《蟲蟲危機 A Bug's Life》1999年《玩具總動員2 Toy Story 2》2001年《怪獸電力公司 Monsters,Inc.》2003年《海底總動員 Finding Nemo》2004年《超人特攻隊 The Incredibles》2006年《汽車總動員 Cars》2007年《料理鼠王 Ratatouille》2008年《瓦力 WALL.E》2009年《天外奇蹟 Up》2010年《玩具總動員3  Toy Story 3》2011年《汽車總動員2  Cars 2》以及2012年《勇敢傳說 Brave》。

藍天工作室(Blue Sky Studios)出品的2002年《冰原歷險記 Ice Age》
2005年《機器人歷險記(Robots)》、2006年《冰原歷險記2 Ice Age: The Meltdown》2008年《冰原歷險記3 Ice Age: Dawn of the Dinosaurs》及2012年《冰原歷險記4:板塊漂移 Ice Age: Continental Drift》。還有針對季節推出的短篇外傳,像是2011年聖誕月前推出的《冰原歷險記:長毛象歡度聖誕 Ice Age: A Mammoth Christmas》也很逗趣。

夢工廠(DreamWorks)的眾多動畫影片,我比較喜歡的是《史瑞克 Shrek》系列,第一集在2001年推出,之後2004年有《史瑞克2 Shrek2》、2007年有《史瑞克3 Shrek3》、2010有《史瑞克4 Shrek4》,聽說《史瑞克5 Shrek5》已經在籌備當中。還有《功夫熊貓 Kung Fu Panda》系列,第一集在2008年推出,2011年有了第二集。2010年的《馴龍高手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》也不賴,相關番外篇的短片也表現不俗。
今年(2012年終)的
捍衛聯盟(Rise of the Guardians)》算是多年以來,第一次讓我為夢工廠真心拍手叫好給個讚的好電影。

這些美國商業動畫影片的劇情,多半都有一定的公式,而且總是圍繞在親情、友誼和愛情之間。
起承轉合不意外,壞人總會在千鈞一髮的時候被擊敗,好人之間的摩擦衝突與誤會也都會柳暗花明。
所以影片好不好看,可能只剩下角色人物刻畫的夠不夠討喜罷了。
當然也會出現幾部難得的好故事,像是《天外奇蹟(UP)》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。
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台灣電視上要看到歐洲的動畫較難,MOD有個頻道,每周末早上會播放法國的動畫影集。製作技巧雖然沒有美國的細緻,但是題材、劇情和用色,卻有不同的觀點和趣味。
真希望台灣的動畫頻道能更多元的介紹世界各地的優質動畫,不要老是看「美日韓」的動畫,由其是那些充滿暴力色情的動畫,總是在親子時段播出,讓人看了真是「每日寒」,擔心的很。

最大的期待,就是台灣也能在國際動畫評比上,多多闖出一點好成績。
因而帶動台灣自己的動畫製作水平,以及無限寬廣的想像力,UP, UP, and UP!!


HOME│+│動畫摸索生活速寫街景藝術零星創作


Copyright © 1996-2013 All Rights Reserved, Legal. Bigsnail Studio大蝸牛工作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