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(三鷹の森ジブリ美術館)

[ 一點感想 ]
"阿布與波妞"爸爸的一點感想

吉卜力美術館~朝聖之旅
 

今晚,有些悶熱。我打開書房的窗戶,希望能引進些許微風,消消暑氣。
在幾乎把書房搞成廢墟之前,兩個孩子(阿布與波妞)終於耗盡體力,乖乖爬回房裡熟睡。
我翻著一張張的照片,思索著該怎麼敘述這一趟去「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」的感想,電腦影音檔上,久石讓(Joe Hisaishi)率領管弦樂團演奏的「龍貓(Totoro)」(註1)卻翩然響起,不禁讓我想起劇中一幕;深夜專心寫作的父親,忽然被窗外刮起的一陣風打斷,他望向窗外,遠方只有在月光下搖曳的樹影,不見其他。(然而,兩個女兒和大小龍貓們,早已玩翻了!)

我的嘴角,於是輕輕地揚起一絲安慰。

宮崎駿(Miyazaki Hayao)的動畫,若是少了久石讓(Joe Hisaishi)的配樂,故事就少了許多情緒。或是說,久石讓就是有這種旋律功力,懂得宮崎駿每一部動畫的故事,知道怎樣用音符增添故事情節的張力。於是,在久石讓的琴下,只需兩三句的優美旋律,宮崎駿的動畫電影,就能讓觀眾過目不忘,且能朗朗上口的哼唱幾句。像是「風之谷(1984)」的《娜烏西卡/風の谷のナウシカ(安田成美)》、「天空之城(1986)」的《乘著你/君をのせて(井上杏美)》、「龍貓(1988)」的《風的通道/風のとおり道》,以及「崖上的波妞(2008)」的《崖の上のポニョ(大橋望美)》等等(註2),不論是可愛的節奏、都會的悠揚、遼闊而滄桑,還是氣勢磅礡的合鳴,都扣人心弦、令人動容。

2001年10月1日「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」正式啟用,當時開館的首展(2001/10〜2002/9),正是同年熱賣的動畫「神隱少女(千と千尋の神隠し)展」。因為動畫電影賣座,相對的也吸引大批粉絲與好奇的遊客,湧入坐落在三鷹市(
Mitaka)的「吉卜力美術館」。於是,人潮一波一波,搭乘JR中央線從日本各個城市、甚至從世界各地,慕名而來。為了不讓人潮擠爆佔地面積僅300多坪的美術館,也顧及到遊玩的品質,「吉卜力美術館」採取門票預售制度,並限制每日每個時段進館參觀的人數,這大概也是其他美術館少有的現象吧!看熱鬧的很多,粉絲級的也不少,大家都想看看宮崎駿是怎樣創作出一部又一部膾炙人口的動畫電影。
當然,我也不例外,只是一直沒有機會親自前往,一睹「吉卜力美術館」的風采。

這份期盼,終於在今年(2010)八月底成行,攜家帶眷的來到「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」。
還好出發前,先讓阿布與波妞兩兄妹,在家預習幾部宮崎駿的作品,所以走進美術館之後,小朋友們都很快地進入展示空間的情境,開心地賞玩館內的設施。阿布完全應證宮崎駿的盼望:「大家一起來做迷路的小孩!」才進館參觀沒多久,我們就差點和阿布失散!

「吉卜力美術館」真的不大(ps:參見"建物の概要"),從外觀看來,就像是藏在井之頭恩賜公園西園內的一棟色彩繽紛、造型奇特的夢幻小城堡。據說,礙於公園內的建築高度限制,宮崎駿只好把美術館往下延伸,變成地下一層、地上二層的建築。美術館外觀圓弧的建築設計,巧妙地與周遭環境融合,也反映出宮崎駿對於大自然的熱愛。但外牆繽紛的色彩,又像是被調皮的小孩用五顏六色的畫筆隨興塗鴉,讓美術館在青翠的森林中,藏不住顯眼的姿色為了創造魔法空間,宮崎駿將地下層的一半挖空,形成開放式的中庭空間(展示大廳),然後巧妙地運用樓梯、迴廊、空橋、過道、屋頂的交錯溝通,混淆了參觀的視覺,讓遊客搞不清楚究竟身在那一樓層?為此,館內也禁止照相攝影。(ps:參見"入場に際してのお願い")
這一點用心實在太棒了,因為用了相機,就不會用眼睛。
沒能拍照,就只好努力的用眼睛觀看,深怕離開之後,走過甚麼地方也都說不清呢!

   

走進美術館,除了男女廁所有識別圖案,絕對看不到「參觀方向」的指標。所以,就隨便逛逛囉!
館內外充滿著許多著名動畫中的場景,像是「神隱少女」片中大寶寶房間裡絢麗的天花板,還有大澡堂的空橋、「龍貓」片中的龍貓公車、「紅豬」片中的老飛機、「魔女宅急便」片中的房舍,當然還有最受到遊客喜愛的「天空之城」守衛機械人。多樣的樓梯、迴廊、小通道,這裡沒有的箭頭指示,只要順著「當個迷路的小孩」指令,就能在美術館裡四處亂跑,處處發現驚喜!

別以為只有展示間才有東西可看,美術館內的彩繪玻璃花窗、吊掛半空中的螺旋槳的大風扇、牆面上的裝飾、窗戶後的風景壁畫、廁所的洗手台,還有許多無法一一列舉的可愛角落,留給你自己去探索。我相信,這些嘆為觀止的設計建造,背後定有一群與宮崎駿很有默契的藝術家與工匠師傅,大夥共同成就這一間絕無僅有的奇幻空間。(OS:這也是讓我羨慕的工作之一,我曾有個機會要建蓋一座私人的海事博物館呢!)

印象最深刻的地方,還有一處是在大廳的一座鐵鑄鳥籠般造型的迴旋樓梯。
從大廳(即地下一樓)向上一路蜿蜒通往頂樓,狹窄又低矮的樓梯,身高超過120公分的人(OS:抱歉,體型過於臃腫的,也進不去呢!)就非得彎腰低頭才能鑽入,然後毫不猶豫也無法回頭的努力昂首往上爬(OS:若是穿迷你裙的硬是要湊熱鬧鑽進去,請先考慮"後果",或是就"隨緣"囉!) 雖然僅有三層樓的高度,但總覺得一路天旋地轉,有種不知何時結束的趣味。撞到頭,一定免不了。但如果撞到了頭,還會哈哈大笑(OS:像我一樣),那麼「恭喜,你來到了吉卜力美術館。」
若皺著眉喊疼,那麼你還是你,沒能真正感受到美術館迷人的童心與童趣!

然而,讓我最流連忘返的,絕對還是「動畫工作(準備)室」。
動畫人物設定的手稿、故事腳本(Storyboard)、分鏡圖表、完稿上色用的色票編碼,幾乎真實呈現了「吉卜力工作室」的工作場景。展示房間裡,零亂的桌面與角落堆滿了各色顏料、鉛筆與水彩畫筆工具、未完成的插畫草圖、厚疊的動畫原稿與賽璐璐片、膠卷毛片、零食罐、小玩具等等,牆上也掛滿一幅幅人物與場景的素描,書架上更塞滿各類圖鑑與參考書籍……,如此看似紊亂的工作室,卻又能讓參觀者瞭解動畫師的作息與製作動畫的流程,規劃真是用心。
「這簡直就是我夢寐以求的房間呀!」真想也能這般盡情作畫,並擁有一個如此凌亂又充滿夢想的工作室呀!

 

其他展示空間,像是「企劃展示室」、「映像展示室」、「圖書閱覽室」、讓小朋友瘋狂的「遊戲室」都很有看頭。

「吉卜力工作室」出品的長、短篇動畫,大概超過三十部以上。雖然我也很喜歡「螢火蟲之墓/火垂るの墓(1988)」、「心之谷/耳をすませば(1995)」和最近出品的「借物少女艾莉媞/借りぐらしのアリエッティ(2010)」,但還是比較鍾情於宮崎駿親自導演創作的動畫系列。

算算,「魔女宅急便(1989)」是我認識宮崎駿(Miyazaki Hayao)的第一部作品。
我特別喜愛小魔女琪琪向路人借刷子,衝向天際救人的那一段。在千鈞一髮救到男主角蜻蜓的掌聲響起時,我竟然也跟著熱淚盈眶,拍手叫好。接著看完的是「龍貓(1988)」、「風之谷(1984)」和「天空之城(1986)」這三部。
「龍貓」故事很可愛,但每看一次,因著回憶與年紀的增長,都會有不同的感觸。「龍貓」的成功也讓日本動畫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,宮崎駿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動畫新銳。「風之谷」算是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第一部動畫電影。這部動畫成為好萊塢許多科幻片取材的範本。像是「王蟲」的形體概念就出現在《駭客任務 The Matrix》、《星艦戰將 Starship Troopers》和最近的《阿凡達 Avatar》。至於女主角娜烏西卡,她亦柔亦剛的個性曾經一度影響我,成為我追求異性的標準。「天空之城」的拉普達機械士兵(Laputa Robot)讓人印象深刻,也難怪會被安置在美術館的屋頂上,讓粉絲們搶著拍照留念!「天空之城」充分發揮宮崎駿的幻想、童心與自然意識三元素,讓故事的意象深遠遼闊,真是一部好看的動畫電影。而史詩般的配樂,氣勢磅礡,每次聆賞也都激動不已。
然後是「紅豬(1992)」。吉娜的癡情,加上加藤登紀子(也是吉娜的幕後配音)演唱的片尾曲「時には昔の話を」,讓我對一群空賊在亞得里亞海胡作非為的故事,有了不同的觀點。據說這是一部帶有宮崎駿自傳性質的電影。「處在俗世而身不由己」的矛盾心情是他在構思「紅豬-波魯克(Porco)」角色的主要元素,聽起來好像還真有那麼一點無奈。

之後,迴異於先前作品的「魔法公主(1997)」則讓我驚訝於宮崎駿的變化。
「魔法公主」在日本得到"日本電影金像獎"的肯定,票房也出奇的賣座,但充滿戰爭殺戮的場景,也是過去少見的表現,所以也曾引起一陣熱烈的討論。我還蠻喜歡這部動畫,劇情、戲劇張力和角色刻劃都還不錯。尤其佩服宮崎駿總是能創造出討人喜愛的角色~森林中的小精靈,三個眼洞的可愛臉蛋,搖起頭來像是鈴鐺一般有趣,真不知他的點子都是哪裡冒出來的?

接著是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、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(75屆OSCAR),以及日本國內外十多個獎項,並打破日本票房和入座率紀錄,也讓宮崎駿的動畫風行全世界的「神隱少女(2001)」。這個故事是宮崎駿在「魔法公主」結束後,因手傷而宣布息影之後的再出發之作。(OS:大師還真的耐不住寂寞手癢呢!)「神隱少女」超賣座,但像是鬼怪版的「愛麗絲夢遊仙境」,不禁讓我好奇也擔心,吉卜力工作室是不是會變成另一個討好市場口味的「迪士尼夢工廠」呢?

再來的「霍爾的移動城堡(2004)」也許有木村拓哉加持,所以也還賣的不差。但因為是改編劇本,所以全片的基調很不同於宮崎駿的味道,幾乎讓我開始懷疑宮崎駿,是不是遇上了創作的瓶頸?

直到2008的「崖上的波妞(2008)」,才讓我再次相信宮崎駿能夠帶給我們的,不僅是炫麗的動畫。
果然,這部不使用電腦(CG)作畫,全部使用手繪方式完成,且希望做出五歲小孩都看得懂的「崖上的波妞」,非常受到國際市場的歡迎與激賞,也深受我家阿布喜愛(OS:阿布剛好在四、五歲之間),而且我家老二也剛巧在此時出生,所以就用「波妞」作為她的乳名。

宮崎駿的作品,總是顯現著童趣的浪漫,娛樂中也隱含著發人深省的哲理與環保議題,讓人省思再三。更有趣的是,隨著歲月的增長與身分改變(OS:我已是兩個孩子的老爸了),再看宮崎駿的動畫,總是會有不一樣的感動與領悟。
我不知道宮崎駿接下來還會有甚麼好故事讓人期待,但光是過去這些膾炙人口的動畫電影,就足已豐富了我的年輕歲月,在我心中埋下一粒「永遠保有赤子之心」的種子。

遊玩「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」是這次東京之旅的最大收穫。
我不哈日,但還真有些羨慕住在東京的日本人。他們有這樣美麗又好玩的美術館,可以隨時親臨觀賞國際級動畫大師的作品與夢想。美術館的努力與用心,也鼓勵孩子們(或是大人)可以勇敢地做夢、說故事,甚至以成為動畫創作人為志向。在台灣,一個台北的小孩,在不讓家長老師擔心會不會影響到課業與升學的顧慮下,腦袋裡還能容下多少創意的空間呢?看看「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」,再看看我們的文化創意環境,要學的還真不少呀!

藉地利之便,每年三鷹市也邀請「吉卜力美術館」協助舉辦「三鷹之森動畫祭」,活絡地方觀光。我相信,「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」能夠廣受世界遊客喜愛,除了宮崎駿與「吉卜力工作室」的作品魅力之外,美術館積極的回饋地方活動、鼓勵後進研究學習動畫,並持續透過網站分享館方日誌與各項訊息,都是讓藏在森林公園裡的「吉卜力美術館」發光發熱,永續經營的原動力。我也相信,只要心中保有一份童真,「吉卜力美術館」總是有辦法讓你再度光臨的!
 

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 -
(註1) 「龍貓(Totoro)」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oAFvoh8rYls
久石讓(Joe Hisaishi)在日本舉辦年度(2006)巡迴演奏會(PIANO STORIES 2006 Asian X.T.C)錄影

久石讓(Joe Hisaishi)joehisaishi.com/index.php
本名藤澤守,日本作曲家、鋼琴家、新世紀音樂家、動畫音樂作曲家
除了長年替吉卜力動畫電影(特別是宮崎駿執導的影片)配樂(※請參考久石讓官網
joehisaishi.com/discography.php?cat=soundtrack),
久石讓的作品還有「菊次郎之夏」(1999)、「送行者:禮儀師的樂章」(2008)等等,都非常動聽呢!

(註2)宮崎駿執導創作的系列動畫之原聲專輯(Sound Track),各專輯值得推薦的主題曲:
「風之谷(1984)」的
《風の谷のナウシカ/安田成美》
「天空之城(1986)」的
《乘著你/君をのせて(井上杏美)》
「龍貓(1988)」的
《風的通道/風のとおり道》
「魔女宅急便(1989)」的
《ルージュの伝言(荒井由実)》

「紅豬(1992)」的
《時には昔の話を(加藤登紀子)》

「魔法公主(1997)」的
もののけ姫

「神隱少女(2001)」的
《永遠同在/いつも何度でも(木村弓)》

「霍爾的移動城堡(2004)」的
《世界の約束(木村弓)》

「崖上的波妞(2008)」的
《崖の上のポニョ(大橋望美)》

2009日本賀歲節目"紅白大對抗"竟然有這麼一段有趣的表演!久石讓指揮管弦樂團,杉並兒童合唱團伴唱,
藝人們接力演唱宮崎駿的動畫電影主題曲,最後以「崖上的波妞」為總結,還有木村拓哉的旁白呢!
 


 

哆啦A夢誕生前100年特展 Years before the birth of DORAEMON
小人國主題樂園 Window On China Theme Park
新加坡日夜間動物園 SINGAPORE ZOO新加坡-環球影城 Singapore Universal Studios
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+ 國立台灣美術館
手塚治虫的世界特展 Tezuka Osamu"s World翡翠灣海灘遊 Green Bay
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Taipei International Flora Exposition
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Ghibli Museum 東京迪士尼樂園 Tokyo Disneyland
大阪海遊館 Osaka Aquarium KAIYUKAN溫哥華水族館 Vancouver Aquarium

 

 
[ 阿布與波妞的床邊故事 Bedtime Story of Abu & Ponyo ]
Copyright © 1996-2013 Bigsnail Studio 大蝸牛工作室 All Rights Reserved, Legal.